中新網西安6月14日電 (黨田野)“別人的表演都是‘以假亂真’,而我的表演則追求‘以真亂假’,如果能讓游客分不清我是真人還是雕塑,那就說明成功了?!蔽靼残袨樗囆g演員馬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隨著西安疫情形勢好轉,28歲的行為藝術演員馬龍再次回到西安大唐不夜城,騎上具有時代感的“28大杠”自行車,在街頭“人車合一”,化身一尊名叫“奮斗在路上”的雕塑。長時間保持身體靜止和十幾分鐘不眨眼,是馬龍每次表演時都會面臨的挑戰。
圖為西安大唐不夜城行為藝術演員馬龍“化身”雕塑?!↑h田野 攝
“這個表演是通過老式自行車,還有斜挎包、軍綠色服裝等道具,生動再現六七十年代的一個奮斗者形象?!瘪R龍稱,自己想通過表演給人們傳遞一種為了美好生活,不斷堅持奮斗的精神。
每天下午,馬龍都會提前幾個小時來到化妝間,調整狀態、化妝、更換服裝。由于要扮演雕塑,馬龍需要在自己面部、頸部的皮膚上涂滿綠色的化妝油彩,穿上刷著油漆的服裝,展現出一種銅雕的質感。
圖為各地游客觀看馬龍表演?!↑h田野 攝
近日逐漸攀升的氣溫,讓馬龍看似簡單的表演也變得不再簡單。厚重的服裝和臉上的油彩,讓馬龍每次表演都“有汗難出”。表演現場的蚊蟲叮咬、刺眼的閃光燈以及因疲勞而充血的雙眼,也讓他這尊雕塑“有苦難言”。
馬龍告訴記者,他每晚要演三到四場,每場大概在十五分鐘。之前并沒有人要求他在表演時不眨眼睛,但自己覺得要做就得做好,這樣才能對得起遠道而來的觀眾。
圖為西安大唐不夜城行為藝術演員馬龍為表演化妝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馬龍抵達演出地點不久,身邊便聚集了不少游客。不眨眼的“絕技”,讓有些遲來的游客對馬龍的判斷,在真人或者雕塑之間搖擺不定。偶爾馬龍會“面無表情”地給孩子們分發糖果,孩子的笑聲和游客發出陣陣贊嘆,是馬龍堅持表演的理由。
馬龍稱,最近來景區旅游的人漸漸多了起來,讓他看到了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。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,讓各地游客有更好地旅行體驗,感受到西安這座城市的魅力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!